中国法院网讯 (孙晓梅 张志基) 为切实提高执行效率,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广西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广西高院部署开展全区法院执行案件集中清理月活动中,除了通过传统的报刊、电视曝光长期欠债不还的“老赖”外,还不断拓宽曝光平台,采用在新媒体公布“老赖”名单的方式,加大清案声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促使“老赖”们纷纷履行了还款义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官网、微信、微博公布“老赖”名单
今年8月以来,南宁全市两级法院充分利用新媒体方便、快捷、受众广等的优势,将“老赖”名单分别在院官网、微信、微博分期分批公布,名单涵盖了失信被执行人的姓名或名称、欠款金额及是否已限制消费等。特别是微信,一夜之间,这些“老赖”的“大头贴”刷爆了微信朋友圈,在微信朋友圈里疯传,让那些在朋友圈里装阔显摆的“老赖”们瞬间现了原形,无地自容,纷纷要求还债求“屏蔽”。
LED屏晒“老赖”证件照
南宁市中院、青秀区法院、兴宁区法院、邕宁区法院、横县法院、马山县法院、隆安县法院、武鸣县法院、宾阳县法院将失信人的姓名及照片在本院门口电子显示屏,本地区人流密集场所、商业中心等大型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扩大了宣传途径,取得良好效果。其中,青秀区法院将限制高消费相关规定制作成了“微短片”在本院门口电子显示屏播放,在广场、路口、等人流密集地区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了百余名失信被执行人的大头照片,同时还将其姓名、身份证号、执行标的履行情况等信息一应公布,引来众多市民的观看热议,纷纷点赞;西乡塘区法院、宾阳县法院将失信被执行人照片、住址等详尽信息制作成公告粘贴到社区、乡村宣传栏,让失信被执行人的不法行为暴露在司法公开的阳光之下,让“老赖”无处藏身。
通过以上举措,不仅可以形成舆论威慑力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动全民抓“老赖”。例如横县法院执行指挥中心24小时举报电话接到了一位热心市民打来的举报电话,称其不是案件的当事人,但是知道法院曝光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有一名被执行人有财产,便向法院提供线索。
7月15日至9月6日期间,两级法院有88件案件的被执行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主动履行了债务,执行到位金额752.83万元。有76件案件的被执行人申请法院将其撤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涉案金额2347.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