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 7月4日 星期五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机构设置 新闻中心 诉讼指南 法院执行 预算公开 决算公开

 

孔子讲学

发布时间:2012-06-08 17:02:37


    孔子讲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曾做过鲁国季氏家看管仓库的“委吏”等。孔子30岁以后开始收徒讲学,50岁左右参政,最高做到了鲁国司寇(最高司法长官)。55岁时受排挤,于是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68岁返回鲁国,专心从事文化教育事业,73岁去世。

    孔子以讲学为业,是最早创立私学的人之一。孔子招收学生,不问出身,不分长幼,不论贫富,主张“有教无类”。传说他收过3000弟子,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门主张“学而优则仕”。孔子的教学内容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课。

    孔子教学也治学。他晚年从流传的大量典籍中,筛选、编辑、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书,称为“六艺”,汉代称之为“六经”,这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孔子的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论语》中,《论语》是弟子对孔子言行的一本记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