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县人民法院在自身发展史上书写了浓重的一笔,整体工作呈现出:案件质效提升,队伍素质稳步提高,便民利民措施进一步细化,科技强院步伐加快,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公信力加大的向上局势。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全省优秀法院”荣誉称号,主要工作考评位列全市法院系统第三名,实现了划归大庆市管辖2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
2013年,全院将按照全市法院院长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站在新起点、谋划新篇章、应对新挑战、落实新要求、跟进新措施、争取新成效。
一是进一步提高服务大局能力。通过大走访、大调研活动,提高为县域民族经济发展服务的主动性。及时处理好涉农案件,畅通绿色通道,快立、快审、快执行;对重大、疑难和涉及全县利益的要案,不仅要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汇报征求意见,而且要由院领导包案督办指导,务必在短期内结案,最大限度保护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二是进一步提高司法管理能力。贯彻从严治院、从优待警的管理方针。严格廉洁勤政管理,把教育、防范、监督的职能引入到中层领导干部职责;严格机关工作纪律管理,定期汇总通报纪律作风情况,促进工作纪律、审判作风明显好转;严格审判管理,以强化案件流程管理为突破口,开展无发回重审、无改判先进庭和先进法官评选活动,切实提升案件质量和效率。
三是进一步提高司法便民能力。妥善解决基层基础建设方面的困难,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阵地的作用;继续开展五进活动,使法制宣传受益面更加广泛;试行电话、网络、远程传真预约立案办法,改进周二院长接待日制度,扩大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范围,注重发挥审前调解的作用,减轻当事人的诉累,节约审判资源;对企业职工、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的诉讼,视具体情况可以不要求提供财产担保。
四是进一步提高司法调解能力。把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方针引进刑事附带民事、行政协调、执行和解案件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类案件的调解、撤诉率;民商事案件要采取得力措施,提高调解率和调解后的自动履行率,减少申请执行率,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五是进一步提高文化引领能力。不满足现有程度,继续加强六项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干警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水平,使法院文化建设切实起到昭示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体现文化底蕴和催人奋进的作用,不断探索民族自治地方法院的文化建设之路。
六是进一步提高案件执行能力。执行局和行政庭要认真研究破解执行难的积极措施,探索执行实施权与执行审查权相分离的分权制约执行机制,在提高实际执行率上多下功夫。鉴于两个人民法庭的实际情况,人民法庭不再承担案件执行工作。对1月1日以来受理的执行案件,移交给执行局办理。执行案件的立案工作归口立案庭受理,深化立、审、执分离的运行机制。
七是进一步提高调研宣传能力。对调研宣传工作必须充分重视与大力支持,真正拿调研宣传工作当回事。全年规划,由研究室拿出一个基础意见,三月下旬提交院党组讨论决定后组织实施,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将继续保持倾斜政策,促进全院调研宣传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